成语“锲而不舍”中的“锲”,是不是应该读成qì?还是另有它音?
日常生活交流当中,大家伙是不是经常会先入为主的将一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成语,想当然的读成自己潜意识中所认为的那样,比如‘心宽体胖’中的胖,就是:pàng;飞来横祸中的横,就应该读成:héng......等等,以及今天咱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成语:
‘契而不舍’中的‘锲’
相信绝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字时,几乎都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qì’吗,‘qì’而不舍么......有什么难的,表示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么,比如:
我们要有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小郭是个非常执著的人,因此只要是他认定的目标,便会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从来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
一个人能否做成学问,除了要有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上其实都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等等,总之,这个‘锲’就是应该读成‘器’......并且,为此有些人甚至会搬出万能“半边音”的理论:
看看吧,这‘锲’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契约的‘契’,读半边音,不就是应该读‘qì’么......
对吗?
当然不对,这个字正确的读音其实是‘qiè’,与‘窃’一个音......
从它的偏旁部首部首不难看出,这个字应该是和某种金属有关......
《说文·金部》中解释:锲,镰也,属于镰刀一类的农具。《方言》云:自关而西谓之钩,江南谓之锲。
衍生开来讲,即都刀刻,雕刻的意思。
再来看:锲而不舍
但凡看过雕刻家雕刻的朋友应该都会清楚,雕刻不仅仅是件技术活,更多的实际上是在考验雕刻者的耐心与耐力,以及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不就是锲而不舍吗?
说起这锲而不舍,我倒是想起了一个故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就爱好绘画,父亲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就把小达·芬奇送到了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了当时有名的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佛罗基奥为了磨炼达·芬奇的心志,便就要他从画鸡蛋开始入手,当达·芬奇接到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后,心想:这有何难,不就一个圈吗......
于是他就这么一个圈一个圈的一共画了十多天,画了一千两百五十个‘鸡蛋’,见老师还不给他布置新的作业,就有些坐不住了,一边画鸡蛋,一边眼巴巴的盯着老师看,那意思好像在说:
‘老师,你是不是故意的,你看我这鸡蛋都快画熟了——’
老师见达·芬奇如此不耐烦的模样,就对他说道:
“你不要以为画鸡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鸡蛋从来就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鸡蛋,只要变化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会不同,鸡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要在画纸上把它们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夫不可......”
达·芬奇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老师并没有耍他,而是在暗授他绘画的基本功,看来自己这是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
从此,达·芬奇便再也没有‘质疑’过老师,开始潜心学习,刻苦深挖,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砺后,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大画家——
其实像达·芬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匡衡、李时珍、陈景润......等等,哪一个不是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不懈努力下才取得成功的......
所以,人生之路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锲而不舍的耕耘下去,最终才会取得想要的收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努力吧,少年,不要辜负自己,辜负青春,辜负每一个希望你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