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一”的成语典故,您知道的还有哪些?

100次浏览  2025-01-23 19:57:31

“一字千金”:

吕不韦著《吕氏春秋》,对其能增减一字者,赏金一千。

“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字之师”:

唐朝郑谷改和尚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拜郑谷为一字之师。

“一饭千金”:

韩信被汉王封为楚王后,为报答当年漂母的一饭之恩,赠其一千金。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汉淮南王刘安一人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正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果十菜”:

一种说法是动植物的孕育生长期;另一种说法是正月里动植物的征兆日。初一对应就是鸡日子,初二对应鸭日子,类推下去,按老人们的说法,当天的天气好坏预示着相应动物是不是会兴旺,如果初一天比较好,那就是说这一年适合养鸡,初七天气好,今年家人就会健康。初九天气好,就种果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