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语典故: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zāng gǔ wáng yáng]
汉语成语:
臧谷亡羊,汉语成语,拼音是zāng gǔ wáng yáng,意思是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出自《庄子·骈拇》。
中文名:
臧谷亡羊
拼音:
zāng gǔ wáng yáng
出处:
《庄子·骈拇》
注音:
ㄗㄤ ㄍㄨˇ ㄨㄤˊ ㄧㄤˊ
《庄子•骈拇》载有一段故事:
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挾策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臧〔zāng〕,奴仆;穀~谷〔gǔ〕,通彀[gòu],童子。这里借作两个牧羊孩子的名字。
臧和谷两个牧羊孩子,赶着羊出去放牧,结果他们的羊全都丢失了。先问臧为什么不管事。他说,他带着书籍去放羊,因为读书读入了迷,羊跑了也没有发觉。再问谷干什么去了。他说,他参加掷骰子玩儿,玩着玩着,就把放羊的事忘了。
这两个孩子,一个为了读书,一个为了贪玩。虽然事情性质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错误是相同的,都不专心于自己的本分工作。造成的结果也相同:他们的羊都丢失了。
动机尽管有好有坏,而效果却都一样地不好,这就叫做“臧谷亡羊”,比喻不专心于所从事的本业,致使工作受到损失。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有诗道:“臧穀虽殊竟两亡”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