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郑州|虚与委蛇
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虚:假;委蛇:随便应付。
出处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这是庄子(文中的“壶子”——笔者注)为迷惑神巫季咸而使用的一个虚招。“"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虚与委蛇”是由“虚而委蛇”点化而来。而“委蛇”一词古时散见于《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散文里。
典故
战国时期,列子是壶子的学生,学习老庄之道,后来他遇到郑国的神巫季咸,就把他介绍给壶子。他们在一起开始斗法比高低,壶子跟季咸虚与委蛇,让他感到难以捉摸,就落荒而逃。列子刻苦学习,修炼老庄之道,终于达到忘我的境界。
成语中“蛇”的读音
为什么“委蛇”一词中的“蛇”字不读shé而读yí呢?
蛇俗作虵。“虵”从虫也声。“也”为“蛇”的上古字,其上古音也是“蛇”的上古音。明朝梅膺祚著,清朝吴任臣补的《字汇补》解:“委蛇”之“蛇”古音为“以遮切,音耶”。而“也(yě)”——“耶(yē)”——“移(yí)”确有古音通转的可能。宋朝陈彭年等人编著的《广韵》解:当“蛇”表示“曲折通过”时,其读为“弋支切,音移”。汉朝焦延寿的《焦氏·易林》里有“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句,《韵补》则解此句中“委蛇”的“蛇”读为“移”。清代朱凤起所编《辞通》指出:“委蛇”可写作“逶迤”、“威迤”、“威夷”、“委隋”等。“委蛇”在古书中一般指委婉曲折状,形容山川、道路、行止、态度等,例如《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委蛇自相属”,“委蛇”写出城墙弯曲而长的样子;庄子在回应神巫时“虚而委蛇”(随顺颓靡状),就是一种敷衍、不可捉摸的姿态。既然“委蛇”与“逶迤”字相通,那么读音自然也相同。
明代浮白斋主人的《雅谑》中有一个小故事,提到“委蛇”这个词的读音。故事说,宋代时,薛姓一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二女儿嫁给了王拱辰。后来欧丧妻,又续娶了薛家的三女儿。欧阳修有个朋友叫刘原父,暮年再娶,欧阳修便以汉朝刘晨、阮肇入五台山采药得配仙女的传说,作诗揶揄道:“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日老刘郎。”刘原父听之不快,便寻机报复。一日,欧、王、刘相聚,原父道:“从前有个老学究教小孩读书,读《毛诗》到‘委蛇委蛇’这句时,告诉学生这个‘蛇’字读作‘姨’,切记。”第二天,学生在路上见乞儿耍蛇,很晚才到学校。学究责问缘由,学生道:“刚才在路上碰到有人弄蛇,我便驻足观看,只见他弄了个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故误了上课。”欧阳修闻之大笑。这个故事不失为“委蛇”之“蛇”读作yí的一个佐证。
《我的青春谁做主》第11集中,周晋(陆毅饰)和赵青楚(赵子琪饰)谈起麦冬的案子,周晋居然把虚与委蛇(yí)读成了虚与委蛇(shé) 。
陈小春版《鹿鼎记》第十三集中,康熙也把这个成语读错了。
《大汉天子1》第三十一集中,刘彻迎娶念奴娇前晚,秋婵跟李勇混进宫后跟念奴娇谈话间,把虚与委蛇(yí)读成了虚与委蛇(s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