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答案】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头军师狗仗人势 狐朋狗友画龙不成反为狗嫁狗随狗 鸡犬升天 人模狗样你猜对了几个呢?涨知识时间到!与“狗”有关的成语有哪些?这些成语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最勤劳的狗
2025-01-29 03:16:36
【成语释义】慨叹一下子贫苦到了极点。寒:清苦。也作“一寒至此”。【典故出处】《史记·范雎传》。 战国时期,中大夫须贾和宰相魏齐诬害范雎,并将其毒打了一顿,以为他死了,就将他丢在厕所里。谁知他并没有死,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并被秦王聘为宰相,成了掌握秦国行政大权的显贵人物。 秦国要发兵进攻魏国,魏国很着
2025-01-29 01:58:28
【成语释义】 有夔一人就足够了。比喻人才在精不在多。【典故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 在远古的黄帝时代,东海有座山上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牛,头上无角,只有一只脚,却行走如飞;眼睛发出明亮的光,白天像太阳;发出的吼声比打雷还响,非常吓人。人们称这怪兽为夔。 当尧为天下首领时,民间出现了一位很有名
2025-01-29 00:44:18
【成语释义】形容零碎不全的资料或其他残剩的东西。也作“一鳞半爪”。【典故出处】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谈】【成语故事】 清代有个文人叫王士禛,曾任刑部尚书等重要官职,著有《池北偶谈》等书,与当时秀水的另一著名文人朱彝尊并称“朱、王”,或称“南北二大家”。王士禛幽篁坐啸图 王士禛的诗呈现出词句旖旎、情意绵
2025-01-29 00:00:10
《韩非子》、《三国志》、《战国策》……总觉得经典古籍离生活很远?其实,很多历史典籍里的故事,都演化为成语沿用至今。朝三暮四、网开一面、中饱私囊……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8本历史典籍里的成语故事。这些经典古籍中的成语故事不仅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积累提炼,也是中华民
2025-01-28 06:05:29
成语词典> 积金累玉【成语】:积金累玉【拼音】:jī jīn lèi yù【简拼】:jjly【解释】: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怀银纾紫,未必稷、契之才;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示例】:【近义词】:堆金积玉【反义词】:【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富有【英
2025-01-28 04:54:00
【成语】: 不敢越雷池一步【拼音】: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解释】: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成语故事】: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则成语的原话是:“无过雷池一步”,意思是要温峤坐镇防地,别越过雷池到京城去
2025-01-28 04:07:50
寓言成语评注:揠苗助长【典故出处】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宋国有一个人,担心所种的苗长不高而去将它
2025-01-28 02:09:50
“抱薪救火、杯水车薪、远水不救近火....."火——水——火,小编你到底要说什么呢?呵呵,今天和大家聊聊成语。作为大部分从古代沿用至今的成语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上面这些个成语不仅有故事,也都蕴含着实用的消防法则!每一个跟火有关的成语都是一个消防实用法则,不信你看......
2025-01-28 01:28:14
【成语】: 髀肉复生【拼音】: bì ròu fù shēng【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肉复生 刘备在与曹操
2025-01-27 06:21:0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