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之旅 | 中流击楫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中流击楫。 典故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伞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列传》西晋末年,北方大乱。

    2024-12-24 08:55:15

  • 成语故事之旅 | 危如累卵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 危如累卵。 典故 晋灵公造九层台,费用千亿,谓左右曰:“敢有谏者斩。”荀息闻之,上书求见。灵公张弩持矢见之,谓曰:“子欲谏耶?”息曰:“不敢谏也。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子为寡人作之。”息即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

    2024-12-24 08:40:03

  • 成语故事之旅 | 一败涂地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一败涂地。 典故 “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史记·高祖本纪》秦末,暴政之下,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各地反秦势力纷纷响应

    2024-12-24 08:25:31

  • 成语背后的故事之闻鸡起舞

    一、闻鸡起舞之主人公介绍祖逖祖逖(266 年~321 年),又称祖生,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出身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望族大姓范阳祖氏,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刘琨刘琨(271 年-318 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出身不凡,为西晋政治

    2024-12-24 08:09:57

  • 成语解释 四年级语文下册每课必须掌握的成语

    第一单元1、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上到处充满明媚的春光。2、风月无边:形容美好的景色。3、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或幻想中的脱离现实的场所或境地。4、山外有山:形容群山环绕的景象。5、飞瀑流泉:瀑布飞泻,泉水流淌。6、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在天空

    2024-12-23 10:48:16

  • 小学生必读的成语故事

    今天我们来看看成语“春风得意”的由来故事。“春风得意”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心态。孟郊是唐代大诗人,一生写了许多首流传千古的佳篇。可是孟郊的一生,却很坎坷。孟郊年轻时隐居在河南嵩山。他生性孤僻、耿直,因此,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只有大文学家韩愈和他一见如故。韩愈对孟郊的诗文很推崇

    2024-12-23 10:40:11

  • 成语故事之旅 | 缘木求鱼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缘木求鱼。 典故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是个崇尚霸道、经常动兵打仗的君主,他曾下令进攻燕国,几乎灭掉了燕国。同时,他也注意招揽

    2024-12-23 10:25:39

  • 成语故事:焚书坑儒的由来

    焚书坑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听过,你知道它的典故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措施。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那些反对他的儒家学者以及方式全部抓了起来,并且严刑拷打。最后这些人招认自己不仅反对皇帝,还妄图谋反。秦始皇大怒之下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可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秦始皇又

    2024-12-23 10:10:09

  • 国学成语故事(78)张仪: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之四分五裂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今天以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四分五裂为引子,讲战国时代另一个著名纵横家张仪的故事。多年前,和同事聊天时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最怕的是压力和诱惑”。还有一次,去山东东营某著名企业采访,当时轮胎业正面临出口危机,老总却气定神闲说:“不要谈什么危机

    2024-12-23 09:56:03

  • 睡前儿童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守株待兔的典故和含义,从前呀,有一个农夫。有一天呢,他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只野兔从旁边的树林里跑了出来。这只野兔跑得特别快,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呢。结果呀,这只野兔没看路,一下子就撞到了田边的大树桩上,“砰”的一声就撞死了。农夫可高兴啦,他什么力气都没费,就白白得到了一只

    2024-12-23 09:40:4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