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十个成语

    学习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能力至关重要。成语是汉语的精华,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掌握成语不仅能丰富词汇量,增强表达力,还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运用成语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准确、生动。此外,学习成语还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为成语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2024-11-22 10:09:57

  • 藏在成语里的 32 个“冷知识”! 1、第一个,

    藏在成语里的 32 个“冷知识”! 1、第一个,“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是:围棋 2、第二个,“五花八门”中的“五花”分别是: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牛花。 3、第三个,“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4、第四个,“六亲不认”中的“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2024-11-22 09:57:12

  • 今天你读书了吗?每日一成语

    按兵不动【出处】《吕氏春秋》春秋末年,卫国是一个弱国,受晋国压迫,卫灵公不甘长此以往,所以励精图治,与齐国友好、与晋国断绝关系。晋国的执政官员赵鞅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他派大夫史默去卫国了解情事,希望他一个月之内回来汇报情事。谁知史默一个月后竟然没有回来,很多人都建议赵鞅赶紧出兵。卫国是个小国,兵力不

    2024-11-22 09:41:40

  • 中国全部的成语,太全了!

    一、数字成语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

    2024-11-22 09:27:20

  • 成语释义-春之篇-春风野火(劳动竞赛的热潮,像春风野火一样)

    春风野火【逐字释义】【春】:1)、春季: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季。比喻具有生气、活力、生机。春秋:a.比喻岁月(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b、指年龄、年岁(春秋已高);c、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d、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2)、指两性相求

    2024-11-22 09:12:09

  • 每日一成语:俗不可医

    成语词典> 俗不可医【成语】:俗不可医【拼音】:sú bù kě yī【简拼】:sbky【解释】:俗气已深,不可救药。【出处】: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示例】:【近义词】:俗不可耐【反义词】:【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俗气得不可救药俗不可医 成语接龙【顺接】:

    2024-11-22 08:55:56

  • 40个成语背后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值得收藏|可读

    成语与诗词,孰美?1. 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2. 春意阑珊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3. 春花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4. 寸草春晖谁言寸草心

    2024-11-22 08:26:20

  • 800个常用成语分类大全!孩子作文有救啦

    1.描写人的品质褒义: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不屈不挠、忠贞不渝、誓死不二、威武不屈、舍死忘生、肝胆相照、克己奉公、一丝不苟、两袖清风、见利忘义、永垂不朽、顶天立地、豁达大度、兢兢业业贬义:卖国求荣、恬不知耻、贪生怕死、厚颜无耻2.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

    2024-11-22 08:11:41

  • 十个最不像成语的成语,第一个就“令人喷饭” !

    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几位参赛小选手要从30组词语中选出两个假成语。主持人撒贝宁被“喝西北风”“加减乘除”给迷惑了,甚至扬言发誓,如果它们是成语,就“吃掉手卡”,结果被连连“打脸”。没错,这两个词都是成语!网友和小撒一起“翻车”,但也感慨:从这些“奇奇怪怪”的成语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2024-11-21 18:15:06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九个成语,每一个都是经典,你知道几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你知道多少?我们熟悉的那些成语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分享给大家九个跟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贪多嚼不烂,我们今天只学习九个哦!第一个:暴殄天物这个成语来自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封神演义》的主人公之一----商纣

    2024-11-21 18:00: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