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峣峣易缺【成语拼音】yáo yáo yì quē【成语释义】峣峣易缺,汉语成语,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成语出处】《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成语造句】峣峣易缺的人难容于众人之间。【成语典故】如果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
2024-11-11 10:25:01
来啊,造作啊【成语名字】浮白载笔【成语拼音】fú bái zǎi bǐ,【成语释义】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
2024-11-11 10:09:23
【成语名字】暗中摸索【成语拼音】àn zhōng mō suǒ【成语释义】意思是在黑暗中寻找。现用以形容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的精神。【成语出处】唐·刘餗《隋唐嘉话》:“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者亦可识之。’”
2024-11-11 09:54:39
【成语名字】终南捷径【成语拼音】zhōng nán jié jìng【成语释义】“终南捷径”的原义是唐代卢藏用中进士,然不受重用,遂隐居终南山以求高名,后果被召任官的故事;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径;在句子中可充当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行不从径【成语出处】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
2024-11-11 09:40:35
【成语名字】发短心长【成语拼音】fà duǎn xīn cháng【成语释义】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成语用法】作补语、定语;形容年老而智谋高。【成语造句】1.这件棘手事,还得您老出面协调
2024-11-11 09:25:08
【成语名字】明目张胆【成语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n【成语释义】“明目张胆”的原义是直截了当地,不加掩饰地;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明火执杖、堂堂皇皇、行所无忌、肆无忌惮【反义词】鬼鬼祟祟、藏头露尾、偷偷摸摸【成语
2024-11-11 09:10:19
【成语名字】有脚阳春【成语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成语释义】阳春:指春天。指称赞好官的话。【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解释:宋璟仁政爱民,体恤下情,朝野上下一致称美,人们都说他像长
2024-11-11 08:55:20
【成语名字】:赤地千里【成语拼音】:chì dì qiān lǐ【成语解释】:赤:空,一无所有。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形容灾荒或战乱后大片土地荒凉的悲惨景象。【成语出处】:宋·朱熹《辞免直秘阁状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近义词:寸
2024-11-11 08:39:52
卖剑买牛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卖剑买牛,原来的意思是指放下武器,去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比喻改行或弃恶从善。 龚遂,字少卿,是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因通晓经术而担任官职,官至昌邑县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 昌邑王刘贺行为多有不正,而龚遂为人忠厚,刚正
2024-09-17 08:55:17
中国龙是古人结合了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龙,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标志和文化象征。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祥瑞,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龙作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龙
2024-09-17 08:40: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