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破镜重圆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典源】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希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各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

    2024-12-30 10:09:57

  • 鬼谷子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智者名叫鬼谷子,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上流传甚广。然而,关于他的故事,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今天,我要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鬼谷子年轻时,曾在一座名为“鬼谷”的山中修行。传说这座山隐秘而神秘,常常笼罩在云雾之中,山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宛如人间仙境。鬼谷子在这里潜心研究道理,追

    2024-12-30 09:54:31

  • 这本《成语三百则》,小朋友读了一定受益匪浅,快来看呀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叫作《成语三百则》,车艳青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第一,书中有精美插图。每一个成语的左上角或右下角,左下角或右上角,都有漫画家手绘的与这个成语内容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人物情节。比如,小朋友们熟知的《守株待兔》,插图画在第8页的左上角。图中画了一个古代的农

    2024-12-30 09:39:54

  • 临池学书:成语故事.成语接龙Ⅰ看图猜成语

    每天五分钟,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成语】临池学书 lín chí xué shū【释义】临池学书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原义是相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形容一个人在练习书法,上非常用功,每日苦练,不知疲倦。【出处】南朝·宋

    2024-12-30 09:25:04

  • 小成语,大智慧,《论语·微子》里的成语

    《论语·微子》共计11章。主要阐述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等。以下是《论语·微子》里面的成语收整。1、直道事人 【解释】: 正直无私地对待人。【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

    2024-12-30 09:10:01

  • 素书——孜孜淑淑

    原文:“孜孜淑淑,所以保终。”孜:勤勉。“孜孜”是勤勉不懈怠。例句有:“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淑:好、善良。如“淑好之人”。(“淑好之人”是既善良又漂亮的人)(《盐铁论·非鞅》)好之人”。(“淑好之人”是既善良又漂亮的人)(《盐铁论·非鞅》)“终”与“始”相对,是结束。例

    2024-12-30 08:54:54

  • 成语“锲而不舍”中的“锲”,是不是应该读成qì?还是另有它音?

    日常生活交流当中,大家伙是不是经常会先入为主的将一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成语,想当然的读成自己潜意识中所认为的那样,比如‘心宽体胖’中的胖,就是:pàng;飞来横祸中的横,就应该读成:héng......等等,以及今天咱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成语:‘契而不舍’中的‘锲’相信绝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字时,几乎都会脱

    2024-12-30 08:39:58

  • 常见易错成语:苦心孤诣

    同学们,古往今来,学业的精进离不开勤奋与思考,离不开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与精心雕琢。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正深刻地诠释了这样一种殚精竭虑地钻研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苦心孤诣”。成语释义【释义】苦心是费尽心思,孤是独自,单独,诣是指学问或技艺达到一种高度。表示独自用尽心思去钻研学问(技艺),达到别人到不了的高度

    2024-12-30 08:24:54

  • 常见易错成语:噤若寒蝉

    同学们,晚上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成语的时间啦,今天我们要学的易错成语是“噤若寒蝉”。成语释义释义: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译文:刘胜居大夫之位,受

    2024-12-30 08:09:09

  • 常见易错成语:空穴来风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们要学的易错成语是“空穴来风”,快来看看吧!成语释义“空穴来风”出自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译文: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样的话:枳树弯曲多枝叉,就会有鸟雀来筑巢;有洞穴的地方,就会有风吹过。)其中,穴是孔、洞的意思;来是招致的意思。整个成语指洞

    2024-12-29 22:15: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